作为全球消费活力强劲的中国市场,2023年口罩防控进入到新阶段,预制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方兴未艾的预制菜,目标更应该瞄准全球。除了中国极具潜力的市场以外,未来海外市场或能够让中国预制菜产业持续放大。目前预制菜行业在国内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虽然这种优势尚未完全被市场消化,但产业链优势至少是先进全球的。那么,如何将供应链这种优势向外部进行辐射,打通食材产业外延的边界?5月22-23日,2023第四届全球食材供应链峰会将在上海拉开帷幕。会议将邀请预制菜进出口领域的头部企业。现场讲述企业发展历程,为食材人勾勒了产业生态图谱,并对中国贸易产业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帮助我国相关食材企业扬长避短,在全球产业链重塑竞争力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参加峰会的还有来自丹麦、加拿大、乌拉圭、泰国、挪威及马来西亚等20余个国际组织机构表示及1000余位国内外食材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出席。旨在为全球食材贸易协作互通、全球食材供应链高效稳定发展搭建一个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大会涵盖优良的全球食材供应商、贸易商、采购商等全链条资源以及各国官方、国际组织首席表示。专业预制菜企业要想走出去,成为全国性品牌,仍然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北京半成品预制菜品牌
2022年1-11月,国联水产对RCEP国家出口同比增长约40%,金额超过1亿元,主要以预制菜等加工类产品为主。另一头部预制菜企业恒兴集团,也在同时开拓欧美、日韩、东南亚三大区域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分布着诸多加工厂和养殖基地,竞争优势明显,品牌有名度高。这些预制菜企业及时抢占出海滩头,获得不俗成绩的同时,也激发了更多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雄心壮志。广州海关2022年相关数据显示,在2022年1-11月内,广州海关关区共检验检疫出口熟肉制品、酸菜鱼、鱼腐鱼蛋等预制菜货值约18.2亿元。杭州原始食材预制菜工厂在口罩期间,人们堂食次数减少,对于预制菜的需求有所增加。
我国预制菜行业近几年叠加口罩等影响因素发展迅猛,但依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行业虽入局者多,但规模化企业少,行业区域特征明显,行业集中度分散。目前涉足预制菜行业的公司主要可分为六种类型,以绿进食品和味知香为表示的专注预制菜领域的企业;冷冻食品企业拓宽预制菜产品线,以安井食品、三全食品等为表示;上游农牧水产企业向产业链中游延伸,以国联水产、龙大美食等为表示;餐饮企业拓展预制菜业务,以同庆楼、海底捞等为表示;零售企业依托线上平台拓展预制菜业务,如盒马生鲜、叮咚买菜等;传统食品加工企业依靠品牌优势发展预制菜业务,如双汇发展、得利斯等。
烟花三月,扬州迎来八方游客。他们在欣赏扬州美景的同时,也对淮扬美食赞不绝口。预制菜被称为餐饮业下一个万亿级“风口”。作为“世界美食之都”,扬州如何发展预制菜?日前,记者深入扬州市食品产业园采访,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扬州要深挖淮扬特色美食,抢占预制菜“风口”。一个故事 统一牛排风味,探索出预制菜雏形,“预制菜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名词,其实我们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做尝试了。”东园集团联合创始人、副总裁蒋开元讲了一个小故事。专业预制菜企业搭建了较为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
从需求层面来看,消费者对于预制菜需求量的持续增长,促进了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前文曾提到饮食对于人们的重要性,但受客观因素影响,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烹饪,毕竟从食材购买到食材清洗处理再到然后的烹饪环节都需要花费时间。不只如此,随着消费者下厨频次的降低,其厨艺技能的提升也比较有限,而预制菜则能够在满足消费者口腹之欲的同时,节省食材处理时间,因此成为了不少消费者的新选择。另外,在口罩期间,人们堂食次数减少,对于预制菜的需求有所增加,而经过这段时间的培养,C 端消费者对于预制菜产品的接受程度有所提升。与此同时,对 B 端餐饮企业来说,预制菜的使用能够有效实现降本增效,故而其对预制菜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得益于 B 端市场和 C 端市场的同时爆发,预制菜需求量持续攀升,行业发展加速。生鲜电商在供应链、冷链物流配送等方面的积累,也将成为其发展预制菜业务的重要助益。北京半成品预制菜品牌
预制菜发展也受到市民接受程度、物流运输费用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因素制约。北京半成品预制菜品牌
随着冷链技术的升级,我国预制菜行业迅速发展,2020年受口罩催化,预制菜C端消费市场扩大,预制菜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数据显示,2019-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1%。未来预制菜行业有望继续维持高景气度,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2015-2020年,中国预制菜企业注册数量不断增加,但受口罩等因素影响,2021年中国预制菜企业新增注册数量大幅减少,为4985家,较2020年减少了9459家,同比下降65.49%,2022年新增注册数量为2756家,较2021年减少了2229家,同比下降44.71%,2022年全国现存预制菜企业数量超7万家。北京半成品预制菜品牌